2009-02-14

作文四篇

〈笑〉

如果一切已然是至善至美,那麼亦不需要任何美麗的名字並且歌唱它們。

笑對我而言,指涉了大多數美好的形象。社會福利的最終型態,可以說是平等,和樂又毫無爭端的。

笑容表現快樂,快樂亦使人笑。如果將此比喻成一個金字塔,那麼頂端上的幸福便是由無數的笑容所堆積,想望所謂的幸福快樂就是如此。長恨歌曾說:「回眸一笑百媚生」想見一個笑容的張力,便如聞雞起舞一般的沾染快樂。

隨時代演進,所有器物,制度,文化,權力,都還在觀望時,唯一不變的卻只有一個目標。

記得當年說法盛況,菩薩低眉,拈花。微笑。

而我在這個世界裡渺小如一芥子,容於虛彌之山,一切事物都將了然於心。可能,在已然沒有風雨,並穿梭於風雨之中,隱沒其中的一抹微笑。


〈活水〉

活水之所以活水,一如水的流動致使成為雨水,雲霧,海川,山泉與霜露。而人,人無法脫離這些有關於水的生存法則,仰賴這些週而復始的現象滿足有關生活與心靈的運作。

有水。所以詩說:「在水一方」。

對於遠方,一片平靜的水的對岸還有所想望,賦比興皆是如此。就文學,先秦來說是以水區分,黃河詩經,長江楚辭。而更早,更早的時候,觀一切現象的易也由水而生。黃河出圖,洛水出書。

一如活水,彷彿文化與生命的關係相互流轉。

但,時光流逝,不捨晝夜。

懾服於數據,也許曾經,我還年輕,而且健康。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到海了,也還是回不來了,日復一日卻仍要悲傷,最終只是寂寞更過。如此騷人,紛紜不絕,一如水。

那是天問。天說不可說,不可說。

人的情感柔弱如水,老子卻深信著它勝過所有堅強。無盡又或者有限,或者應著光與影的三人的月下獨酌,舉杯之中好想,大醉。

如此悲觀,你卻說不妨吟嘯徐行穿梭於風雨飄搖之中。因為逝者如斯,逝者如斯,水無所不在。亦可能心如明鏡,映照有可能與無可能,那所有的可能性。那麼一切就宛如源頭活水。


〈春的聯想〉

春,是永恆的少女。

沒有什麼比春天的泥土更新鮮並蠢蠢欲動了。將堆積了整個冬日的憂鬱放了出來,多好的氣息,是芬芳,令人愉悅的。

也許是隱密地用典,潛龍勿用,然後一聲雷下驚蟄了所有雨水掉落。醒來之後,一如青春的憂鬱後的雀躍,近似於髒污被雨洗刷過的乾淨明亮,然後舖上一張過於花俏的碎花布。

不只有美好,也存有憂愁,好大的落差。比如春江花月之夜卻要感嘆江月竟然年年相似,或者採菊東離卻遙想桃花村裡的桃花。可以說,如雨落下催發地表生命撞破的想像還有,還有......。

週而復始的事實。

對於春,我存有更多的悲觀。莊子說,沒有什麼比毛髮的尖端更大的了,也沒有什麼比那傳說中活了八百歲的人更短命了。相對而言。朝菌仍然不知晦朔,而惠蛄也永遠不懂春秋。

當日子不停等速前進,有多少生命太過短暫,春天這麼珍貴。

又或者,春天來的太多,變得太沒有價值。

承接太多想像,春卻是滅絕後的新生,少女為此起舞。

隨著年齡增加,心中原本該是雀躍的,會逐漸沉澱,然後盡頭般地走進死胡同,起伏微弱,內斂而深,再也出不來了。

我已難以因為小小的事而感到幸福,類似於此,最透明的喜悅,我的心中仍渴望著那樣的單純。而最終呈現的景象,莫過於心靈最深最深的叫喊,亦即一片百花盛開的春色。


〈年輕〉

年輕是隱晦的力量,最明亮的企圖。

新作還未覆蓋灰塵的燈罩,亮得熠然的燈,毫不掩飾地令人難以直視。那是能量的充盈,飢渴還不願折腰,吐著蛇信那種敵意的嗤嗤作響,或者,吞食大象的那種意圖,或者,自不量力。

比方書寫時蘊含的心思,想自己特別,想自己應該改變什麼。然後恣意竄改自己週遭所能改變的,因為我總是認為那樣實在,太平凡。

我想的年輕,是很極端的,左傾,或者右傾。

條件之下,年輕的意義,是自己對自己的願景,然後付出象徵大於實際的努力。存在主義與虛無主義相互抵制,極端左與右的拉扯;更進一步地說,年輕是思想的容器,混雜了純度不一的人文想像。

夢是甜的。年輕的存在讓我品嘗到夢的味道,但也僅是一瞬間,比錯覺更加短暫。提及夢想,我美化了肉眼所能辨識的真實,霧裡看花,美麗,但是太朦朧了。又像是罌粟帶來精神所需的依賴與麻醉,然後上癮。

年輕的精神領域中,那是不被容許侵犯的信仰,比如愛情。近似心中有所仰慕的女神,或者,那是一種完美的象徵。

我想那是很純粹的一種能量,也只屬於年輕可以擁有。

然後到了中年以後,大概會找出一個平衡點,以垂垂老以的姿態提及過去年輕時有多麼璀璨......。

耗盡了整個年輕時期所追求的事物,那實在太難以領略,也太難掌握。可貴的,不是年輕所承擔的責任與一切皆可以原諒,而是一閃即逝的領悟啊。


--
情人節,不干我的事。

整理著學測前一週每天國文課所寫的作文,前兩篇大量刪除了中間過多的多於,原來作文終究是廢話太多了。我以鄙視的眼光看待,用了過多的典故,儘管經過轉化。

2 comments:

晨星 提到...

都不像妳了,我是說作文。

以前認識一個同學,能夠自在的穿梭在創作與作文之間,或許她寫得不僅好,且我在其中讀到璞玉似的真誠。換作我就沒辦法吧,那樣的情境的書寫,總覺得好彆扭。

我還是習慣耍任性,在寫作上。

最後,情人節不干我的事加一票XD

lethetr 提到...

我還以為這樣還好XD

那樣我寫不出來,感覺很厭惡。我寧願被當成不會寫文章。

話說班傑明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