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19

【小論文】結論

參●結論

讀詩,帶給了我們什麼?

詩之於詩人不可說,對於一首詩的完成,詩人便不會在干涉之後的解釋。羅蘭巴特(Ro1and Barthes,1915-1980)「作者已死(the death of author)理論」之下,作品本身是存在於作者以外的獨立生命,作者與作品的關係,在作品完成的瞬間即宣告結束。初讀羅智成《光之書》彷彿被那些意象握於手掌之中,乍現一種特有的情感與孤寂,目前羅智成已經是中年人了,而他出了這本《光之書》還是24歲左右的年輕歲月,詩帶給當時的他什麼?是永夜航向黑暗的旅程,為了看見更明顯的光。

回到這個問題本身,這麼一來算是了解詩了嗎?問題彷彿是個無線迴圈,解了一層又一層,但只見看不盡的問題層出不窮,最後:「詩到底是什麼啊?」經過上面一些簡單的探討,可以試著回答這樣的答案:「詩本身是一種現象的表徵,而詩人透過一連串的透視與轉譯去書寫那些,甚至可以說,詩並非是語言文字的形式而已,而語言文字只是詩的其中一種。」說起來詩就只是很像詩其實是很貼切的回答,它早就已經存在於思想之中,應該怎麼樣去形容最原本的東西呢?老成持重的侍者會說:「你要怎麼形容橘子的味道呢/我們只能說/味道有些像橘子」。(註2)

羅智成的詩以背向光的方式說明光的存在,而詩人在永夜的港口歌誦嚮往光的透明與美麗,與夜的精靈共舞,尋光且背光的永恆航程。這種逆向思考的方式,擺脫邏輯以及語言上的侷限;如果說光是一盤美麗的珠寶,那麼詩人就是一旁眼神散發光輝的鑑賞家。以最明亮的眼神看透每一首詩的存在,並一一舉出它們最光輝的部分。

透視生命的光輝,無法用言語去形容,這些不是言語的言語就是詩,不同於散文與虛構情節,那是最直接,也最貼近生命的。詩並不是那麼艱深,相反地它俯拾即是,散落在生命的週遭,只要用心觀察便能發現的訊息。

從「詩人的本質」而言,想像力與才情都是極為重要的因素,而本身的心思與對於環境的觀察力,都與詩人的創作有著微妙的關係。若從「詩人的美學」而言,筆者認為詩的美學即是一種詩人內在精神的憂懼狀態,它是建立在不完美與缺陷之上的,透過詩人的觀察與創作,一種超越語言與神一般的思考便呈現出來。

那些出自於最原本的情感應該無法歸類在道德的問題上,天生就應該具備的東西在西方稱為原罪,然而人人都是背負著這些來到的,只是詩人為了更加純粹,驅使自己走向孤獨,以保持最原本的型態,稱作「原型」。

最後,詩到底真的帶來了什麼?筆者認為,文學彷彿與存在主義脫離不了關係,每一次的完成即是一種生命的態度;詩更與神學有所牽涉,一種對美的苛求與信仰。然而詩帶給人們不僅僅是藝術的瞻仰,而是永恆的人文與人性的書寫。

4 comments:

匿名 提到...

等到上文概才發現作者已死和羅蘭巴特其實是一門很大且不容輕視的學問,或許多了解一些後反而不能侃侃而談的使用這些名詞,然而提醒一點的是,羅蘭巴特不用作品這個名詞,在討論羅蘭巴特的時候我們用的是文本(text)

lethetr 提到...

因為還是高中生我才有種這樣用,而且我沒時間去找那些書來研究,話說好久不見啊XD

匿名 提到...

是好久不見阿,真不知道這樣算不算好事,對快考學測的妳來說。
然後請加油考上台大吧,我們可以一起去上現代詩嗆陳義芝。

lethetr 提到...

幹,嗆他這點真是吸引我